
文章摘要
介紹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占地15畝,AA級景點。現有石刻200多件,有中國最大的古碑“五禮記碑”,開中國碑刻行書先河的馬文操神道碑,朱熹寫經碑,程子視箴碑,明嘉靖陳皇后家族諭祭碑等。展覽以邯鄲石刻文化遺存為主題,以實物、圖片、圖表、拓片、文字、影像等為載體,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索,系統反映了邯鄲地區自北朝至宋代石刻藝術。展覽共分4部分:北朝造像、隋唐造像、五代及宋造像、北朝刻經拓片。展廳面積600平方米,展出精品文物70余件,石窟造像圖片86幅。其中以鄴城的漢白玉造像、常樂寺的紅砂石造像最為精美。
邯鄲石刻藝術源遠流長,早在8000年前,磁山先民就創造了石磨盤、石磨棒等原始石刻藝術形態。邯鄲境內至今還保留著彌足珍貴的漢代“群臣上醻”和“趙國易陽南界”刻石。北朝時期鄴城一度成為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留下了南北響堂石窟和眾多的單體石造像,創造了佛教造像藝術的“北齊樣式”,對隋唐以后造像藝術影響深遠。
大名縣石刻博物館為隸屬于縣文保所的一個集石刻保護、旅游、觀光的一個開放場所,與縣文保所為一套人馬,原定名為“大名縣碑廊”,1984年始定址在縣招待...
>> 更多介紹詳情查看邯鄲大名縣石刻博物館介紹
交通
地址:河北省邯市大名縣縣城東7華里孔莊村北三順公路北沿
>> 更多介紹詳情查看邯鄲大名縣石刻博物館交通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