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大巴稱被競爭對手堵車 雙方發生糾紛并報警 因線路重合且缺少監管 民間大巴上演“搶客源”亂象 27日晚上6點左右,民間大巴公司哈羅同行和考拉因為搶客源發生沖突。哈羅同行工作人員稱班車被對方車輛別住,造成晚點,員工也被推搡。考拉班 ...
一民間大巴稱被競爭對手堵車 雙方發生糾紛并報警 因線路重合且缺少監管
民間大巴上演“搶客源”亂象
27日晚上6點左右,民間大巴公司哈羅同行和考拉因為搶客源發生沖突。哈羅同行工作人員稱班車被對方車輛別住,造成晚點,員工也被推搡。考拉班車公司工作人員則否認上述說法,但證實雙方發生口角。警方接到報警,證實雙方存在糾紛。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民間大巴公司集中在今年開拓市場,目前市面上有哈羅同行、考拉、PP大巴、接我等多家公司,市場競爭激烈。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由于尚在市場開拓初期,存在價格競爭、搶客源等多種“亂象”,也缺乏明確的市場監管。
現場
“搶客源”起沖突
一民間大巴稱被競爭對手堵車

市民正在準備乘坐民間大巴(資料圖)
昨天,哈羅同行工作人員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消息稱,自己的員工因為在推廣宣傳過程中,遭遇同業公司工作人員阻攔,隨后對方在哈羅同行班車前后停放車輛,阻止車輛通行,致使班車晚點,工作人員也被同業公司員工推搡。這條消息中附上多張圖片,顯示一輛班車被一輛小轎車和一輛摩托車夾在中間,還有一名男子脖子上輕微擦紅的照片。哈羅同行稱對方存在惡意不正當競爭情況。
昨天,北青報記者聯系上哈羅同行地推負責人田先生。據田先生介紹,事情發生在27日晚上6點左右,地點在中關村聯想國際大廈。這個站點是哈羅同行和考拉共同的始發站,事發當時哈羅同行的工作人員正準備向晚高峰從理想國際大廈下班的白領們推薦自家的班車服務。
“我們一共7個人,正準備向下班的人介紹宣傳單上的產品,但考拉的人一直在趕我們,說我們不應該向他們的乘客發送廣告。但我們也不知道哪些是他們的乘客。這里也不是誰的地盤,我覺得誰都可以在這里宣傳。他們趕我們走,還說警告什么的,我就回復一句你隨便吧,繼續和同事宣傳產品。”田先生說,隨后雙方發生沖突。眼看要打起來時,田先生告誡下屬不得動手,但卻被對方拉住脖子。
田先生將一段視頻發給北青報記者,視頻中顯示他被一名男子摟住脖子。田先生說,盡管并沒有嚴重外傷,但之前對方還將十幾張傳單撕碎扔在自己的脖領里。糾紛也造成了哈羅同行的班車晚點20分鐘左右。
回應
確實發生口角但否認別車情況
昨天,北青報記者聯系到考拉公司相關負責人。據該負責人介紹,經過初步了解,雙方確實因為爭客源發生口角,但對方所說的別車情況非常荒謬。
據該負責人介紹,考拉班車在中關村一帶處于市場領先位置,班車集中地在中關村,50多輛班車每天載客量在幾千人左右。“我們在市場中已經立足了,不可能用這種競爭手段。”
針對哈羅同行提供的照片顯示一輛QQ車別住其班車,該負責人否認這是考拉工作人員所為。
昨天,北青報記者從警方處了解到,警方接到有人說“對方堵住車走不了”的報警,雙方存在糾紛。
縱深
民間大巴線路高度重合引發客源市場激烈競爭

民間大巴被堵(前側)
據北青報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哈羅同行、考拉、PP大巴、接我等多家民間大巴公司。此外,7月16日滴滴快的開通了大巴業務,專車公司也開始進入民間大巴領域。今年6月,一家專車公司取消了自己的大巴業務,在市場激烈競爭的情況下,轉向專車業務。
不僅如此,公交集團早在2020年就推出公交集團定制商務班車業務,是主管部門認可的“正規軍”,目前公交集團定制商務班車的服務人群日均已經超過5000人次。近日,在此基礎上,公交集團再次推出快速直達專線。該線路將重點圍繞快速通勤走廊設計中長距離快速專線,圍繞大型商務區、居住區與地鐵站設計短途快速專線。最快本月將投入運營。
北青報記者梳理發現,考拉班車開通的線路總數為32條,主要以中關村為中心,覆蓋了回龍觀、天通苑、沙河、昌平、門頭溝等區域。PP大巴目前開通服務的為清河、西三旗、北苑、望京、酒仙橋、健翔橋和安貞七個區域,線路總數為17條。
哈羅同行線下車輛服務以回龍觀為試點,班車+擺渡車目前已覆蓋回龍觀、中關村、知春路、長春橋、望京、798等50多個站點。
初期,接我班車的主戰場在亦莊、PP大巴在望京、考拉在中關村、哈羅同行在回龍觀……早期進入市場的民間大巴公司進入了“春秋時代”,隨著發展各個公司的經營區域逐漸發生了重疊。中關村、回龍觀、國貿等區域成為多家公司的重點,線上競爭也變成了線下競爭。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民間大巴從業者介紹,由于中關村地區有多家互聯網企業,用戶接受手機軟件和新科技比較快,且愿意傳播,基本上是“兵家必爭之地”。中關村區域除了哈羅同行、考拉,還有滴滴、嗒嗒等多家企業有班車業務。而線下多家企業聚集在相似的地方,經營行為難免不發生干擾。
監管
民間大巴運輸行為目前尚處在政策空白處

民間大巴被堵(后側)
現行法規下,《北京市道路運輸條例》規定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和條件取得相應的經營許可。道路客貨運輸駕駛員必須取得相應從業資格,方可從事相應的道路運輸活動。
針對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或者車輛營運證件從事道路運輸經營活動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可以暫扣其違法經營使用的車輛或者機具設備,并告知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到指定地點接受處理。
而實際情況下,民間大巴公司大多強調自身的互聯網平臺身份,此前多家民間大巴公司明確表態自己從具有資質的租賃公司處租賃大巴,做的是平臺信息服務,而非運輸服務。
此前,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曾表示,針對民間大巴公司使用租賃公司車輛從事通勤大巴運輸的行為,相關部門正在研究中。目前,尚沒有明確的進展。
本版文/本報記者 劉珜 見習記者 周丹 實習記者 鄭天儀 廖恒 線索提供/李女士 供圖/田先生
民間大巴競爭激烈催生出四種亂象
亂象一
搶客源引發沖突經常發生
考拉班車相關負責人告訴北青報記者,在以往的經營中,與其他公司搶客源的現象經常發生。“他們會到我們乘客這邊宣傳自己企業,勸乘客坐他們車,之前這樣的口角也經常發生。”
哈羅同行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口角,也會發生同業公司惡意詆毀的情況。“他們對著我們乘客說充錢干嗎啊,不怕哈羅同行黃了嗎?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
據哈羅同行公司介紹,盡管發生直接肢體沖突并報警是第一次,但之前各種因為搶客源發生的沖突不可計數。
亂象二
價格企業自行定 沒有統一標準
早在今年4月,北青報記者采訪華為企業班車時就發現,原有的傳統班車提供者吐槽某家民間大巴公司搶客情況。
據知情人介紹,今年4月左右,這家民間大巴公司采用免費坐車的方法,提前10分鐘出現在華為原有班車停靠站點,誘導乘客乘坐“免費大巴”。“因為傳統企業班車提供者都是班車公司或者租賃公司,他們是按照人頭算錢的,拉一趟車坐的人越多越劃算,如果沒人坐車,肯定就賠錢了。這家公司希望用這種方法把原有企業擠出市場。”
這是比較極端的情況,實際運營中,價格都是企業自行制定,缺乏統一的標準。同樣的線路出于競爭的因素,一些企業會制定更低的價格保持優勢。
亂象三
投訴乏力 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此前,北青報報道過乘客在體驗滴滴大巴服務時,發現當天的運營車輛無端取消,乘客根據投訴電話只能投訴到該企業,但最終也沒有得到任何說法和賠償。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絕大部分民間大巴提供的聯絡電話都是自己的客服電話,缺乏第三方認定。乘客如果利益受到侵害,最終賠償問題也較難解決。
2009年7月25日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通過《北京市道路運輸條例》。根據條例,按照旅客、貨主以及其他有關當事人對道路運輸經營者和從業人員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向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投訴。道路運輸管理部門接到投訴后,應當及時調查處理,并應當將處理結果告知投訴人。
目前,主管部門尚沒有表態介入民間大巴公司日常經營業務的管理中。
亂象四
開設線路基本不報批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以公交集團定制商務班車為例,每開一條線路都需要到主管部門進行復雜的報批手續。
《北京市道路運輸條例》規定了班線客運在許可的線路、場站內,按照核準的經營范圍、班次和時間運營,不得站外上客或者沿途攬客。但2009年制定的條例,顯然沒有針對民間大巴的內容。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民間大巴開線基本上都是企業根據互聯網數據平臺的優勢自行開發,幾乎沒有去運輸局報備的情況。“我們也不知道去哪里審批,也沒有相關的說法。”
針對互聯網公司從租賃公司租賃班車從事運營的新現象,北京并沒有明確的行業規定。運輸主管部門暫時也很難從行業管理處下手。那么民間大巴也很難從主管部門處合規獲批線路。根據網絡平臺整合數據之后開線是目前常見的做法。而“隨意”開線也會帶來道路擁堵、供需難以統籌等一系列問題。
名詞解釋
民間大巴
近期,市場上出現多家互聯網公司在大型居住區和寫字樓集中區設置早晚高峰通勤線路,為白領提供上下班出行服務。這些大巴公司大多從班車公司租賃車輛,通過APP或者官方微信為乘客提供定制班車。與公交集團定制商務班車類似,互聯網公司提供每人一座相對舒適的服務。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