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不帶傘 跑遍全村不會濕
上品旅游 2015年01月19日 12:00
雨天不帶傘跑遍全村不會濕。夕陽下的埭尾古厝埭尾村環抱于雞籠山、大帽山、鵝蛋山之中。古厝布局具有軸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屋頂多為硬山式曲線燕尾,,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夕陽下的埭尾古厝埭尾村環抱于雞籠山、大帽山、鵝蛋山之中。古厝布局具有軸對稱排列、多層次進深、前后左右有機銜接等特點,屋頂多為硬山式曲線燕尾脊,紅瓦屋面,石砌墻體,裝飾工藝極為精湛。木雕、磚雕、泥塑在梁、拱、窗花等構件上的運用令人嘆為觀止。
整齊劃一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古厝之間,邊門對著邊門,中間僅隔一米多寬,當邊門全部打開,一條由村頭連到村尾的快捷通道就形成了。只要你連著敲邊門,就可以一路穿厝而過。下雨天不帶雨傘跑遍全村也不會淋濕,走的就是這條捷徑。

埭尾村古村落是龍海市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以說是閩南建筑裝飾的一個縮影,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是研究閩南地區建筑風格嬗變及村落發展史的重要實例。

“無論新舊皆為陳姓聚居地,從不接受外姓人居住。”談及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埭尾村,現年已92歲高齡的村民陳思獅告訴記者,“數百年來,埭尾村村民都嚴守先人禁改建筑格局的遺訓,古老與現代之間有著鮮明的界限,古老的一律向北,現代的一律向南。”

談及這個曾被世人遺忘的典型閩南古村落,龍海市文史專家張日慶認為,“埭尾村特殊的格局,不僅體現了閩南建筑的精巧構思,還蘊涵了閩南人特有的一種人文精神,即互相關照、守護相望、多樣和諧。”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