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古道 勾起你的歷史情結
上品旅游 2014年10月09日 18:01
陽關古道勾起你的歷史情結。我們將從敦煌出發,去陽關遺址走走,然后前往德令哈。敦煌距陽關六十五公里,陽關至德令哈約六百公里,中途休息點:大柴旦。七小時左右的車程,橫跨,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我們將從敦煌出發,去陽關遺址走走,然后前往德令哈。敦煌距陽關六十五公里,陽關至德令哈約六百公里,中途休息點:大柴旦。七小時左右的車程,橫跨甘肅、青海兩省,這是本次自駕旅行中最長的一段距離。
陽關,是我國古代對外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西漢開始,許多王朝都把這作為軍師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商賈、僧侶、使者都曾在這里驗證出關,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就是走絲綢南路,東入陽關返回長安的。
陽關,是我國古代對外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是唐朝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的詩句。詩中描述的意境,道出的對好友的依依惜別之情,令人感慨、動容。出了陽關,就再遇不到熟悉的朋友了,更是透著一絲絲悲涼。跟玉門關一樣,對于陽關,也是有一種歷史情結。
到達景區時,早上十一點多了,人很少,很清靜。我們等了會兒,這樣可以和下一批游客一起聽景區免費的導游講解。導游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大群人,所以,孩子們不喜歡湊熱鬧了,他們更愿意自己走走、看看。這一片景區非常新,一看就知道是后期建造的。除了博物館外,其他的大致看下就可以了。
走過人造景區,前方有望不到邊的大沙灘,好像稱為”古董灘“,古董灘因多年前每在風沙之后暴露出大量漢代的文物而得名。不遠處的制高點有一座烽燧遺址,應該就是那兒了。過去的途徑有觀光車、驢車、騎馬三種可選擇。
陽光大道,我沒有領略過它的風景,也許,帶著對古往歷史的一份特殊情懷,走一趟應該有點感覺的。刻寫在沙礫上的“陽關”兩字的繁體寫法,因為跟邊上的顏色接近,不太容易看出來。古老的陽關城已經被永久地埋在了遠處的沙漠森林之下,前方寬闊的陽關大道,在歷史上可以直通四百多公里之外的樓蘭古城。
聳立在墩墩山上的漢代烽燧遺址。前方的綠洲是陽關鎮,盛產葡萄。我們還看到很多曬葡萄干的小磚房,剛開始,我們還以為是蜂房。我們小驢車到達目的地后,其實離烽燧還有點距離,而且,烽燧的周邊被圍著,游客無法靠近。所以,我們就在那拍幾張照片,休息片刻, 原路返回。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