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內旅游?
揚州剪紙
??????? 揚州剪紙的源遠流長。隋煬帝三下揚州,廣筑離宮別館,恣意游樂。每到冬天,園苑中花樹凋零,池水結冰,湯帝游興不減,令宮女們仿照民間剪紙,用彩錦剪為花葉,點綴枝條,掛于樹上,同時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塊,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艷麗景色,以賞心悅目。唐代,揚州已有剪紙迎春的風俗。立春之日,民間剪紙為花,又剪為春蝶、春錢、春勝,"或懸于佳人之首,或綴于花下",相觀以為樂。明清時,揚州剪紙增強了裝飾性,欣賞結合實用,既用于婦女兒童的裝飾,作為刺繡的底樣,剪制鞋花、忱花、臺布花、床單花等;也用于民間風俗"儀飾",如年節圖案、喜慶圖案、門前花飾、燈采花、龍船花、斗香花之類。剪紙還有一些特別用途,民間剪紙人、紙馬及紙錢等,用來祭奠鬼神。直至清末民初,揚州仍有不少藝人賴剪紙手藝謀生。民間剪紙藝人憑著一把剪刀,幾張宣紙,百般變化,寓意多端,剪出象征吉祥、如意、福壽、財喜等等花樣來。
揚州剪紙格調秀麗清新,線條纖細流暢,形態優美逼真,體裁廣泛,尤以四時花卉見長,在國內民間剪紙工藝中獨樹一幟。著名老藝人張永壽,是揚州剪紙藝術的優秀代表。1979年,張永壽被國家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