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傳喻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云錦。自后,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

問題:提問:追月
江西龍虎山聽說有千年懸棺,值得一看。除了這個,去龍虎山還有什么景點必須看?
回答:回答:扯蛋的人生活出蛋痛的生活
龍虎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傳喻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弟子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云錦。自后,龍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譽為道教第一仙境。
泛舟瀘溪河
到了龍虎山,一般都去泛舟瀘溪河。瀘溪河發源于武夷山區,在龍虎山的一段叫上清河,山環水轉于龍虎山99峰、24巖、108處景點之間。
龍虎山下的瀘溪河,把上清宮、天師府、龍虎山、仙水巖連成一體,形成了龍虎山旅游觀光的道教朝覲的最佳線路。坐上瀘溪竹筏,藍天、白云、碧水、丹山盡收眼底,有“山在水中,水在山中”之感,真是“兩岸奇山觀不盡,一江秀水若畫屏”。
現在不是竹筏漂流的時間,不過乘游船一樣可以飽覽兩岸的美景。兩岸陡峭的崖壁倒映在河中,清澈見底的河水中鵝卵石歷歷可數。岸邊時而茅草繁茂,時而翠峰聳立,還有小徑連著石埠。
尋覓“古墓麗影”
懸棺遺址位于仙水巖一帶。臨水懸崖絕壁上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巖洞,里面有一百多座二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戰國時期古越人的巖墓懸棺,其葬位高度為20-50米。因這些洞穴高不可攀,無人入內,其中所藏之物,多少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不解之謎。
當船行至仙水巖景區,這就是龍虎山最負盛名的懸棺了。半山腰上陡壁之中,星星點點的洞穴里遺留著濃濃的棺木痕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懸崖絕壁高100多米,而且全是90度的懸崖峭壁,重達千斤的棺木是用什么辦法放置進去的?
每天上午、下午,當地采藥人李氏兄弟都會進行懸棺表演。
上清古鎮參拜張天師子孫
龍虎山下的上清古鎮,傳說是道教祖師張道陵當初建立道教的地方,《水滸傳》開篇有這樣一句話——“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梁山泊一百零八將傳說便是開始于此地。
古街的路面都是用鵝卵石鋪成的,石頭在經過成千上萬年瀘溪河水的沖洗、撞擊,棱角盡損,再加上近千年路人的腳底打磨,已是光亮可鑒,密密的鵝卵石有的還排成太極或八卦狀,精巧至極。道教的氛圍深入每個細節。古色古香的上清鎮,有歷代遺留下來的眾多古民居。以明清為主的民居群,古韻依舊。
游上清古鎮,必然會去天師府,它是我國最古老最宏大的封建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筑群,是歷代張天師的起居和祀神之所。現在的“天師府”被修葺一新,金碧輝煌,庭院深深,很有氣勢。有趣的是在里面的殿堂里有一個大牌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張道陵的第幾代孫得到什么封號,一直寫了幾十代。春節來這里參拜的話,可以看到如今中國道教碩果僅存的幾位大人物和真正的63代“張天師”。
住吊腳樓吃八卦宴
沿瀘溪河近兩里長的民居則是江南建筑的特色——吊腳樓。木柱豎在河旁之上,上為廳堂、住房,下為廚房。晚上睡在樓上,望窗外明月,聽潺潺河水,有點“蘇州人家盡枕河”的詩情畫意。
上清古鎮的小吃是出了名的好味道,有白皙皙的上清米粉,水嫩水嫩的上清豆腐,朱紅朱紅的天師板栗等,讓人垂涎欲滴。
龍虎山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