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概念是一個舶來品,2014年開始在國內興起。隨著城市用戶對周邊短途休閑度假的消費需求不斷擴大,與政策利好。民宿也行業迎來了一個小的發展高峰。 民宿行業的高速增長的確帶給了市場一股新活力,但在缺少市場標準與行業規范的情況下,民宿行業的爆發顯然有些&ldqu ...

民宿概念是一個舶來品,2014年開始在國內興起。隨著城市用戶對周邊短途休閑度假的消費需求不斷擴大,與政策利好。民宿也行業迎來了一個小的發展高峰。
民宿行業的高速增長的確帶給了市場一股新活力,但在缺少市場標準與行業規范的情況下,民宿行業的爆發顯然有些“早熟”。鄉村旅游民宿發展配套問題得不到解決;無證經營和安全隱患顯露政策、規范缺位;民宿標準化使得“偽民俗”泛濫淡化了產品特色;低質量民宿充斥市場擾亂了行業秩序。
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民宿市場,究竟如何破局?
果棲民宿成立于2018年1月,定位于一家民宿⽂旅項⽬開發解決⽅案提供商,采用標準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集中開發城市周邊的鄉村民宿項目。與傳統民宿方式不同的是,傳統民宿往往采用自家房產或租賃房產改造,形成“小”而“散”的民宿產品,缺少品牌與市場推動力,而果棲民宿采取了品牌化的經營策略,根據當地自然景區特點,定制民宿選址與搭建方式,與當地文旅產品相結合,打造差異化的“果棲共生”系統。
“果棲共生”的品牌目標是:“融合成為當地的⼀部分,互相賦能共⽣、共成!”在選址上,果棲集中開發城市周邊自然風景旅游產業,⼤量運⽤當地村鎮⼈⼒、餐飲資源、活動資源,提升本地盈收。民宿設施大多采取光伏配合接入電網的配電方式,不僅能節約成本,還能提升環保效能,減少污染,為當地自然風景可持續開發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與附近城市旅行社組建業務閉環,減少營銷成本的同時,精準投放,定向線下獲客,為產品提供了市場保障。
果棲的優勢另一方面也體現在效率上。從景區的勘探、⽴項到策劃實施,再到策劃設計、建造實施管理以及后期的開業運營,果棲民宿只需90天,相較于傳統項目,速度提升10倍,項目落地速度能夠幫助企業快速完成市場業務布局。其中從景區質量到房屋質量,果棲都采用了定制化的標準流程,用“果棲”這一品牌從規范化角度打擊市場民宿市場長期存在的痛點與難點。
建筑改造過程中,果棲采用了自建民宿的方式,利用輕鋼等材料,對比傳統水泥磚瓦裝配,輕鋼產生的建筑垃圾更少,更有利于景區的自然環境保護,建成時間更短,能夠快速完成景區民宿鋪建工作。
對比傳統酒店卜禕杰介紹說:“目前普通酒店一間客房的建筑成本約在50萬左右,而自改建民宿客房成本更高。果棲民宿單間成本約在20~50萬之間。”
同時,果棲采取與村組織合作以及向政府采購的土地策略。農民方面以土地入股果棲,年底進行盈利分紅,既節約了果棲的用地成本,同時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可觀收入,一舉多得。另一部分則依賴政府的鄉村旅游開放政策,購置建筑用地,積極發展鄉村旅游民宿,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建設。
成立至今,果棲已有近20人規模。目前果棲已落地項目包括果棲·婺源鄉村源,預計在2022年之前繼續發展開化下淤、四都云巢、婺源江嶺云巢、婺源篁嶺松峰翠、婺源臥龍谷、加拿大鮑威爾里弗、印尼四王島、日本伊豆等民宿項目。
果棲的盈利模式也很簡單,主要以民宿收入為主,結合周邊旅游的項目特征提供如食物、特產等增值產品。目前果棲的單項目處于盈利階段。2020年下半年,果棲將以推進更多項目落地為主要目標,重點提升品牌影響力。
目前,果棲民宿已獲得藍焱資本4800萬人民幣的Pre-A輪投資,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于民宿場景的開發。
藍焱資本投資人王牧表示:“果棲在鄉村民宿的發展上有著快速落地的效率優勢,能夠快速完成景區及周邊配套基礎設施的搭建與裝配。這樣的運營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搶占市場先機,結合周邊城鎮資源,果棲能夠深挖鄉村旅游產業價值,這與當前積極開發鄉村資源的國家戰略相吻合。我也希望能夠在果棲搭建的民宿項目過程中讓土地所有者看到價值,讓人群看到鄉村之美,讓自然回歸自然,達成三者缺一不可的共贏之勢。”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