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即大興安嶺天池,是全國六座著名天池之一,位于阿爾山市
東北74公里的天池嶺上,在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èi)。它是第四紀晚更新世時火山噴發(fā)形成的火山口,積水成湖,屬火山口湖。它的海拔僅低于
吉林省白頭山天池和
新疆天山博格達峰天池,位居全國第三。因為天山博格達峰天池不是火口湖,若按火口湖成因,則大興安嶺天池位居第二。
湖呈鍋底狀,湖面呈橢圓形,水平如鏡,一泓碧波。四周綠樹蔥蘢,有錯落的杜鵑、白樺和參天古松。池面不降不溢,無外流缺口,象一塊晶瑩的藍寶石,鑲嵌在巍峨的峰巒之巔。據(jù)考證,天池形成于距今約150至200萬年前,是火山噴發(fā)后,由火山口積水形成的湖,它既沒有可見的河流注入口,也沒有可見的河道泄出口,湖水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平面始終如鏡。 阿爾山天池無論旱季還是濕季,水位始終不變,而且天池的深度也從來沒有被測量出來過。
不同的季節(jié)在天池能夠欣賞到各不相同的美景,春、夏、秋出游**。春夏之交,岸邊林木蔥郁,山中水氣郁結,山頭云霧繚繞,杜杜鵑花開時,宛如花海中鑲嵌著一大塊晶瑩的藍寶石,構成了天池獨特的自然景觀。秋天的白樺樹葉片由綠變黃,金黃的樹葉、雪白的樹干倒映在碧藍的湖水上,景色非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