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CNN評出40個中國最美的地方,福建霞浦和武夷山上榜。霞浦究竟是如何美麗的地方?霞浦灘涂好玩嗎?霞浦哪個灘涂挖海鮮好?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霞浦灘涂旅游攻略。

如果你來到福建,一定不要錯過一個地方,那里的灘涂在夕陽的照耀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光彩奪目。那里依山傍海,物產豐富。那里遍地的七都蟳、沙洽蠣、鹽田蛤、牙城蟶、霞浦文蛤、沙江對蝦...資源享譽海內外。這里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民風古樸,風情別致。這里就是霞浦,一個夕陽下充滿誘惑的美麗畫卷......
霞浦縣,福建省寧德市轄縣,建城1700余年,是閩東最古老的縣城,也是閩東文化中心。該縣位居臺灣海峽西北岸,地處福建省東北部,陸地面積148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9592.6平方公里。是中國東南沿海海峽西岸經濟區東北翼港口城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是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謄。
霞浦山海資源豐富。海域占全省海域面積的21.76%,海洋漁場28897平方公里,淺海、灘涂696平方公里,分別占全省的30.17%和23.76%,捕撈、養殖、航運等海洋經濟在閩東地區屬首屈一指。耕地27萬畝,占陸地面積的12%。林業用地149萬畝,森林覆蓋率36%,杉、松等優勢樹種蓄積量83萬立方米,還有三尖杉、四季千年桐、千年銀杏、桫欏等珍貴樹木。東吾洋沿岸晚熟荔枝為歷史名貴水果,官井瓜(大黃魚)、三沙 (石斑魚)、七都蟳、沙洽蠣、鹽田蛤、牙城蟶、霞浦文蛤、沙江對蝦、沙塘劍蟶、崇儒李干、福寧清水綠茶等名優土特產飲譽海內外。非金屬礦產品種眾多,硅石、石崗巖、沸石、蛭石、高嶺土、紫砂土和石英砂、礦泉水等均占有一定優勢。河流水能理論蘊藏量7.42萬千瓦,可開發量4.5萬千瓦,地下水年蘊藏量近億萬立方米,潮汐能量巨大,開發條件優勢。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旅游景點
旅游景點富有地方特色,赤岸以人文薈萃名噪古今,又是唐代日本高僧空海大師入唐求法“漂著地受難的圣地”;楊家溪人稱“海國桃源”,以青山碧水之幽美、潭、瀨、灘與花、草、林鑲嵌之秀雅,瀑布、峽谷、奇峰、懸崖、異石、怪洞等神工與人文匯聚之勝境,名勝古跡、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之神妙而揚名,因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區——太姥山名勝區的“山、海、川”三大主景之一;大京古城保是省級文物保持單位,塔崗虎鎮塔名列《中國名勝詞典》,東關建善寺以“八間古剎”聞名,三沙留云洞有“閩東小普陀”之稱,下滸外灘獲“閩東北戴河”之譽。
霞浦境內游覽勝地眾多??h城南的葛洪山、宋朱熹講學地"秀泉"、唐貞觀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陸點──赤岸、"華峰古剎"的建善寺、"海涯屏藩"大京古城堡、"閩東小普陀"三沙留云洞、"閩東北戴河"天然海濱浴場──外滸沙灘、風影秀麗的"海國桃園楊家溪"和"蔭峰閣"、虎鎮塔等。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海產特色
霞浦是遠近聞名的海洋大縣,海水養殖和捕撈量名列閩東各縣市之首,副熱帶海洋物種齊全,具有“八閩海鮮出霞浦”的美譽度。全縣海洋捕撈年產量12萬噸,海水養殖年產量24.3萬噸,主要由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四大類構成。魚類年產量21萬噸,有大黃魚、白鰳魚、鰻魚、烏賊、目魚、鯧魚、石斑魚、鱸魚、龍頭魚、彈涂魚、真鯛魚、鱸魚、鮸魚、美國紅魚等;蝦蟹類產量4259噸,有對蝦、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紅蝦、梭子蟹、青蟹、毛蟹等;藻類年產量79083噸,有海帶、紫菜、龍須菜、麒麟菜等;貝類年產量108867噸,有鮑魚、牡蠣、花蛤、泥蚶、貽貝、縊蟶、騰壺等。并擁有其他海域所稀有的海參、龜足、劍蟶等海上珍品。

不可錯過的海鮮
霞浦有牡蠣餅,鮮美異常。還有劍蟶,霞浦肥沃的灘涂盛產各種海產,福寧灣還是國內唯一能形成劍蟶采捕業的海區,換而言之,劍蟶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而霞浦到處能看到這道菜。還有苦螺,也是霞浦灘涂的盛產,螺肉脆,螺的尾部有苦味,當地人喜歡把螺肉敲出來后小炒,加點辣味,口味獨特。霞浦的鹽田章魚,腳短肉嫩,也很有特點。紫菜,霞浦是全國紫菜之鄉。所以以紫菜制成的菜,多種多樣。紫菜加上魚丸,名為“烏云吐珠”,就是其中代表作。霸王蟹、小黃魚、梭子蟹也都是到霞浦不容錯過的海味。
幾個吃海鮮的地方
霞浦最出名吃海鮮地方就在鹽田鎮,鎮上有一家阿水海鮮樓,位于上街31號,海鮮做得很不錯。
在霞浦縣城,到處都有海鮮酒樓大排檔,不用刻意尋找就能吃到一頓原汁原味的海鮮大餐。推薦兩家,是當地人經常光臨的,一個是位于長溪路的金九龍,另一個就是位于太康路的稻香村。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風俗人情
閩東北的“閩南部落”
霞浦三沙鎮地處福建東北沿海突出部,三面環山,一面襟海,陸地面積63.6平方公里,總人口45000人。主要居民點沿海岸線分布,依次有一澳、二澳、三澳、四澳、五澳和東澳、西澳等,民房多數依山而建,是個風光旖旎的濱海小鎮。
閩南人是這里最早的開發者之一,大多數三沙人都是三四百年前從閩南遷移過來的,他們的先輩討海來到三沙后,就像“海加定”(紅樹林)在這里落地生根,他們的“祖”都是“閩南祖”。最早移居三沙的閩南人是漳浦漁民,大概在清朝康熙年間來到三沙。他們發現三沙港漁業資源豐富,盛產大黃花、小黃花、帶魚、目魚等近海經濟魚類,便經常駕船到此捕魚、避風;他們看不到什么人煙,就在岸上搭簡陋的木房作為落腳點,住的時間一次比一次長,慢慢就習慣了,成了“常住人口”,隨后就有閩南沿海各地的漁民陸續在三沙定居下來。
雖說三沙人說的是地道的閩南話,但在數百年的移民過程中,匯聚了惠安、晉江、安溪、漳浦、龍海等地的漁民,這些地方的閩南話本身就存在著不同的腔調,各地閩南腔在三沙幾經磨合,形成了自己的一種腔調。
而眾多的風俗中,最典型的莫過于對漁船的“敬重”了,因為那是漁民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船年前回港后都要披紅掛彩。除“令旗”外,漁船的每個重要部位都要裝飾。船頭貼“福”、船眼貼“龍目光彩”、主桅貼“送風得利”、船尾貼“海不揚波”、舵貼“萬軍主帥”等,水仙門(船舷兩側供貨物進出的門)要插上系著紅線的樹枝驅邪。漁船有了現代裝備,但源于木帆船的風俗還是繼承下來了。
同閩南沿海的民眾一樣,三沙漁民最敬仰的“神”也是海上女神媽祖。林瑞枝說:“閩南話有句俗語叫‘走船跑馬三分命’,從前的漁船小,抗風浪能力差,‘天氣預報’只能靠經驗,但畢竟有局限性,他們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媽祖的庇護。”據林瑞枝介紹,三沙民間除了供奉媽祖的天后宮外,還有關帝廟、九使宮(供奉廣利王)等。
元宵、清明、端午、冬至等重大民俗節日,三沙人的過法和閩南如出一轍。農歷七月廿九,三沙人要過“普渡”,這也是典型的閩南風俗,整個霞浦縣除了三沙外,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地方了。至于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過風爐、米篩,小孩滿月要送紅色“剃頭蛋”等習俗,三沙同樣是閩南的翻版。
楊家溪民俗文化
楊家溪沿岸居聚著許多畬族村民,畬民的生活與風俗在這里尤為濃厚。位于中游的觀音亭寨,是霞浦、福鼎、福安及浙江省的平陽、泰順、蒼南等地畬族青年盤詩對歌的主要聚會場所。畬族每年有2個專門“對歌節”節目,分別在正月十五和封龍節(每年夏至后的第一個“辰日”)。每逢佳節,周邊地區的畬族姑娘和小伙子,都要刻意打扮一番,穿上艷麗的畬民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早早趕來,或盤詩、或對歌,并以歌定情,挑選各自的意中人。
而半嶺觀音亭寨是全省唯一的畬族現存古建筑。該亭建于明洪武二年,距今已600多年。大門橫匾“觀音亭”和對聯,為已故霞籍書法家游壽所書,對聯是“半嶺亭迎閩浙客,普陀佛佑福寧人。”殿中央安放一個八角亭,亭內立一觀音像,高1.2米。前豎一碑為“奉憲勒碑”,正文記述此乃福寧府通津之道,境界異常,梵宇潔凈。殿內供釋迦牟尼佛及迦藍、達摩祖師等。亭外東南依山繞亭壘砌一座寨堡,全長148米、高5.4米,沿城垛至南端有一方形敵樓,東端沿通津石階路中建一仿宋代懸臂式條石干砌圓形城門。門內高2米,門楣石刻楷書“觀音亭寨”,清時福寧府曾屢派士卒在此駐防。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霞浦攻略之重要提醒:
潮汐時間:
把握好潮汐時間很重要,這個具體可以咨詢包車司機或當地攝影導游。
霞浦最佳拍攝時間是7-9月份,臺風過境前后兩天。5月份收海帶;10月份收紫菜,不過這也是攝影人去的比較集中的時間,片子也容易雷同??傊饔欣?,我是冬天2月份淡季去的,也覺得挺美挺有收獲的。
安全(內地人要特別重視):
(1)特別提醒:安全的第一點要的還是跟潮汐有關,特別是對住在非沿海地區游客而言,漲潮速度非???,而灘涂的淤泥非常黏稠,一旦走錯路陷入淤泥,撤退的速度也將會非常受制,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特別提醒一定不能遠離海岸線更要隨時提防潮汐變化。
(2)特別提醒:安全的第二點是不能赤腳下灘涂。灘涂不比沙灘,后者結構疏松,即使是赤腳踩上雜物也會下陷緩沖。而灘涂是長年累月沉積的黏稠淤泥結構緊密,當地又是生蠔等海產品養殖基地,埋藏在淤泥的各種貝殼無異于插了一把把銳利的小刀,踩上去后果可想而知。岸邊裸露巖石上的珊瑚也是很鋒利的。
(3)特別提醒:安全的第三點是就算有雨靴下到灘涂,也要切忌不要為了拍攝美片而“不走尋常路”,因為灘涂淤泥系海水沖刷下積淀很厚很緊密的淤泥,有些未知的區域可能造成腳陷在里面無法拔出來,一定要注意踩別人走過的腳印或路線。
食宿交通:
(1)住宿:住在霞浦縣城或者三沙鎮都行,而且城市化很好不是想象的小漁村。景點離霞浦縣城都不遠,大多在20-40分鐘以內,幾乎小車送到跟前,所以不會有相像的那么辛苦。推薦就在縣城住宿,早上七八點拍完就回縣城休息,下午一兩點再出發晚上七八點回來??h城住宿和交通非常方便,沿著一條小河道的“山河路”上家庭小旅店很多,交通、就餐都方便,單間價格80.00-100.00,海鮮飯店很多。

(2)到達霞浦的交通:
火車到達:有北京-廈門這條線的動車路過霞浦,廈門到霞浦縣城動車約2.5小時,也很方便。班次可以在中國鐵路官方網站查詢。
飛機到達:離霞浦最近的機場是福州機場和溫州機場,福州機場到寧德汽車站最早一班機場大巴10:40,寧德到霞浦縣城的班車也蠻多,推薦大家先到寧德,不用管南站北站裝人的就成,必定有到霞浦的;
(3)霞浦縣城交通:據說霞浦有三個車站,奇怪的是我從機場大巴過來下的站非常臟亂,不過目測了下霞浦縣城也不大,公交線路也不多,建議打的士,城區到達動車車站估計三十左右,霞浦縣城的士少,三輪多,三輪比的士貴。
一般到霞浦縣可以從福州做車前往,車程大概3個小時左右。
1、自駕:
(1)寧德方向
寧德--G15(霞浦方向62.5公里)--X961(1.1公里)--赤岸大道(5公里)--北岐村(在道路左側)
?。?)福州方向
沿烏山路行駛680米直行進入古田路,行駛1.7公里過紫陽立橋直行進入福馬路,行駛1.6公里在五里亭立交橋朝廈門/白湖亭方向,右轉進入五里亭立交橋,行駛680米朝國貨東路方向,稍向右轉,行駛80米,過左側的中鐵大廈約160米,直行進入連江中路,行駛10米在連潘高架橋左轉,行駛30米,直行進入遠洋路,行駛16.6公里,朝寧德/溫州/沈海高速方向,稍向左轉(全程段收費),行駛680米直行(全路段收費),行駛158.7公里,過浮山村約250米后從出口離開(全路段收費),行駛200米,過三沙互通立交2號橋約250米后直行進入霞浦縣內行駛240米直行,行駛160米朝霞浦方向,行駛到北岐。
2、乘車
在霞浦縣城攔到松山的小巴約8公里,3元,打的或摩托車,約10分鐘就到北岐村,霞浦動車站到北岐約15分鐘。
天氣,著裝:
(1)福建是多雨省份,海邊氣候變幻無常,早晚溫差偏大,海灘和漁村比較泥濘,因此沖鋒衣、防水鞋、帽子、輕簡的雨具和照相機雨套(或保鮮膜塑料袋)必備,其他視季節而定。
(2)注意保暖,黎明時分的海邊溫度還是低的,不過畢竟緯度低冬季一頂帽子一雙手套一件長袖加抓絨沖鋒衣即可。
(3)自駕的驢友可帶上幾雙雨靴,在岸上的片幾乎千篇一律,而走下灘涂走近漁民走進海水的視角就大不一樣嘍。當然也必須注意安全:雖然有雨靴不怕臟,當也不能不怕“泥”,因為此泥系海水沖刷下積淀很厚很緊密的淤泥,切忌“不走尋常路”,我就差點一腳下去抽不出來,一定要注意踩別人走過的腳印或路線。
特別提醒:保持一個好心態,遇晴拍晴,遇雨拍雨,地導就算是再厲害的“地頭蛇”也不能是呼風喚雨改變天氣的“龍”啊,預定時雙方要約定好服務要求和內容,不要因為天氣因素責難地導,不少游客對大片期許太高每年因此而發生的糾紛不在少數。
費用預算(霞浦當地):
1、全程無門票!
2、霞浦當地很多攝影導師,參考標準:五天團1680/人,四天團1380,三天團1080,包含接送站、吃、住、模特、門票、渡輪費、車費、向導費等(具體由雙方約定)。剩下幾乎不會產生太大的消費。
特別提醒:霞浦當地的“行規”接站和送站的半天也算一天,所以聰明的你算好時間吧最好上午到達,如果是上午到,下午就會帶著游玩了。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福建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