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建于公元798年,是全京都最古老的寺院。這座占地13萬平方米的寺廟由慈恩大師創建,傳說慈恩大師是唐僧在日本的首名徒弟。清水寺還是平安時代的代表建筑物,但后來多次遭大火焚毀,現今所見為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來建筑手法重建,與金閣寺、二條城并列為京都三大名勝,也是著名的賞楓及賞櫻的著名景點。
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觀音。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慈恩大師創建。相傳慈恩大師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個弟子。現存清水寺為西元1633年由德川家康捐資重修的。原屬法相宗,現自立為大本山北法相宗。

清水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順著奧院的石階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清泉一分為三,分別代表長壽,健康,智慧,被視為具有神奇力量,游客路經此地一定會來喝上一口水,據說可預防疾病及災厄.相傳延鎮上人于778年在此開山后,由大將軍坡上田村麻呂于798年興建。現存的大部分建筑始建于公元1633年,被定為國寶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撐的,宛如碩大的舞臺,又稱“清水舞臺”。本堂的下方有著名的“音羽瀑布”,與祈求分娩順利的“子安塔”,后者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建于音羽山上,為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的總院。寺院周圍是京都的名勝古跡,春天櫻花盛開,秋天紅葉似火。
由于日本古時除了東、西兩大愿寺可蓋在京城內之外,所有的廟宇神社都只能依山而建,而清水寺坐落在山腰上,落差極大,這座完全木造的寺院總面積達13萬平方米之廣,其內最有名的「清水舞臺」,離地五十公尺高卻只靠139根木柱支撐結構,可見當年工程之浩大與艱巨!參觀清水寺時,一路拾階而上,除了參拜諸神,憑欄遠望,更可將京都市景盡收眼底。點擊查看更多旅游攻略。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