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航旅事業部成為25個事業群之一時,阿里巴巴發力在線旅游的野心便昭然若揭。 今天(7月4日),淘寶旅行啟動了本年度最大一輪促銷,并掏出5000萬元補貼消費者,多個低價機票、酒店、門票的推出引發了網友的搶購熱潮。 與此同時,OTA老大攜程網也掀起了景區門票大促,其將價格戰燃向新的領域,試圖通過門票優惠激發用戶在酒店和機票方面的需求。 事實上,價格戰只是商家吸引眼球的不二法門,其本質在于爭奪流量和整合渠道。 業內人士認為,淘寶旅行借助“淘寶網”這個孵化平臺,已然有了先天的優勢。雖然其平臺模式并不會直接對攜程網造成沖擊,但仍然會潛移默化改變在線旅游行業的市場格局。
平臺化逆襲
以新的顛覆者面目出現的淘寶旅行,其目的并不止于攪局。 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旅游市場規模在2010年、2011年、2020年分別為1037.4億元、1673億元和2530億元。 這一數據顯然還有更大的上升空間。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調查報告稱,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國在線旅游網民規模約為1.12億,僅占網民總數的19.8%。 巨大的商機,促使在線旅游成為淘寶深耕的重要垂直領域,也使淘寶旅行成為阿里巴巴打造“小而美”的典型案例。 在今年1月份的阿里集團內部調整中,原屬于淘寶網的淘寶旅行,被單獨分拆成為航旅事業部,由原天貓總裁張勇分管。 “淘寶旅行的模式是B2C,以前屬于淘寶的一個子頻道,分拆后,可以獲得更大的決策權和自由度,更專注于在線旅游細分市場。我們并不直接向用戶出售產品,而是打造一個新的平臺讓商家入駐。”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認為,淘寶旅行平臺能讓用戶自主選擇,并在價格、時間、地點三者之間平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機票、酒店。而用戶上其他預訂網站,可選擇余地十分有限。 顯然,繼承了淘寶網用戶為王的基因后,分拆后的淘寶旅行開始一路狂奔。
此前,淘寶旅行更多的是在低價機票、客棧等自助游產品上發力,而近期大力推廣的“機票+酒店”自由行產品則已經正面與攜程網形成了競爭。 如淘寶旅行商家“五星匯旅行”,發布的 “北京、上海、杭州到香港的暑期五星自由行”、“北京、上海到青島、桂林、西安的雙飛+香格里拉酒店3晚五星自由行”等預售度假產品,短短三天時間便已經獲得數百個訂單。 記者了解到,淘寶旅行2011年交易額達到109億元。截至2020年底,淘寶旅行已擁有800多個IATA認證的航空企業賣家、45000間可預訂酒店、200萬條旅游商品信息,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一站式旅游商品搜索購買平臺。 有不愿具名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淘寶旅行的模式是平臺,交易額是由眾多商家在淘寶旅行平臺上銷售機票、酒店所得的總體交易數字。與天貓類似,其盈利來自于商家廣告費用和服務費。而攜程、藝龍采取的是抽傭金模式,其營收來自于機票酒店預訂的傭金提成。“很難說哪種模式盈利更快,還是取決于誰能更吸引用戶,有了用戶,收益自然不是問題。”
攜程地位動搖
與淘寶網和天貓一脈相承,低價仍然是淘寶旅行的利器。 記者了解到,攜程網在酒店中抽取的傭金比例是15%,在機票行業則實行“3+X”傭金模式,“X”從3到8不等。 以攜程的強勢地位來看,其收益往往高于上述數字。一位旅行社經營人士向記者透露,以三亞亞龍灣某五星級酒店標準間為例,給旅行社的合同價比攜程官網上的預訂價格最少要低500元左右。“僅僅是這個差價就無法想象,攜程還要抽取傭金。” 因此,多名旅游行業人士認為,淘寶旅行采取的商家直銷模式,能最大程度降低產品差價,真正讓利給消費者。 同時,去哪兒、藝龍網等競爭者也對攜程網虎視眈眈,激烈的價格戰直接導致了攜程網的業績下降。 攜程財報顯示,其2020年凈利潤為7.14元,相比2011年大幅下滑34%。盡管全年各季收入都在持續增長,但利潤收益已經大不如前。 在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攜程網還將面臨更大挑戰。
易觀國際最新報告顯示,用戶訂票類應用中,去哪兒旅行、攜程網、淘寶旅行分別占據了63.6%、54.5%、13.6%的市場份額。 有消息人士稱,阿里巴巴近日分別投資了“在路上”和窮游網。前者已經得到證實,但是對于窮游網的投資,阿里巴巴并未正面回應。 據悉,窮游網創辦于2008年,目前以提供旅游攻略,以及景點、交通、住宿等預訂服務,其主要收入來自酒店、機票、保險等旅游產品傭金,占比80%以上,曾接受摯信資本投資。 在前述旅游業內人士看來,窮游網擁有大批忠實用戶,品牌忠誠度高,是出境游最好的自助游攻略網站。“窮游用戶主要是海外留學生、一線城市白領,對于阿里巴巴來說,自然是最理想的收購對象。” 無論何種投資,阿里巴巴的目的都在于為淘寶旅行尋找更多的流量入口。在此背景下,攜程網和去哪兒都需要找到更好的應對方式,才能在新的變革中保持自己的領先位置。(記者/陶力)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