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巖長汀鬧春田、羅坊走古事
上品旅游 2015年03月03日 12:01
龍巖長汀鬧春田、羅坊走古事。2、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每年的正月十四,長汀縣童坊鎮舉林村都要舉行有趣的鬧春田(當地人稱甩泥巴)活動,人們將廟里的關帝爺,,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2、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
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每年的正月十四,長汀縣童坊鎮舉林村都要舉行有趣的鬧春田(當地人稱甩泥巴)活動,人們將廟里的關帝爺請來,結實地綁扎在轎子上,由四個壯年男人抬著,彩旗開道,吹打伴奏,沿村路每家每戶門口走一趟,接受村民祭拜。走完后便來到水田里進行盛大的鬧春田活動。形式大約是這樣的:在灌滿水的春田里,由四人抬著轎子不停地輪番打轉、相互追逐、濺起泥漿四溢,旁邊有眾多后生在四個人精疲力盡時接替輪番上陣,熱鬧時眾人一起上,抬在神轎在水田里奔走,喊聲動地,氣勢咄咄,將原本寂靜的春田渲染得熱鬧非凡。
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這個民俗活動大概有兩個寓意:一是祭關公。據村里的老人說,村里關帝廟里有個泥鰍轉世的關公,村民們每年都會在這個時侯將關公抬到泥田里玩耍,以此來喚醒田地旺盛的生命力,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二是以這種比拼體力的活動來鬧元宵,同時在活動中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并以此提醒人們,要下田開始新一年的創業了。
龍巖長汀舉林村鬧春田3、連城羅坊走古事
流行于福建龍巖連城縣羅坊鎮的“走古事”,是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舉辦的大型民俗競技活動,被譽為“山區的狂歡節”。據傳在明朝,羅坊鎮常鬧旱、澇兩災,當地百姓把流傳北方的“走古事”移植羅坊,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連城羅坊走古事“走古事”的來歷
據傳,昔日連城羅坊常鬧旱澇兩災,當地舉人把流傳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鄉梓,以祈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兼興元宵民間娛樂活動,自此流傳延續至今。
連城羅坊走古事七棚古事
七棚古事,鄉村里的每個房族出一棚。他們須先在廣場上奔跑,左三圈右三圈。現場人山人海。
連城羅坊走古事“走古事”,出七棚(棚,為扮演古事的一個轎臺),挑選體壯膽大的十歲男童兩名,按戲曲裝扮,化妝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領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護官的武將。天官直立在一條鐵桿上,腰身用鐵圈固定,武將坐立在轎臺上,成兩個層次。轎臺由木柱鑲成方形框架,四周飾上精美的畫屏,兩根轎桿,每棚約四百余斤,須用二十人抬。
村民把三太祖菩薩轎、花蓬、彩旗置放在廣場中心。虔誠的婦人們在此燒香禱拜,以祈四季平安,風調雨順。
“走古事”的步驟
連城羅坊走古事正月十五日正中午,“古事”列隊從云龍橋下河床,鼓樂隊先潑水透濕,然后響三銃,“古事”棚蜂擁下水,逆水而走,競爭激烈。此時,河兩岸、橋上下擠滿了人,場面十分壯觀。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苦能超過前棚,則視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為,不顧天賽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緒異常高昂,為走“古事”之高潮,抵終點河邊方臺而止,至此,走“古事”結束。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