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宜興之美 淳樸農家走一遭
上品旅游 2014年09月25日 12:01
發現宜興之美淳樸農家走一遭,宜興,白塔,農家,村莊。午飯后,我們等不及休息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尋訪下一個目的地——興望農業觀光園。雖然從小出生在農村,但我對這個現代化的農,旅游、游記攻略,旅游景點,好玩嗎,在哪里,有什么好玩的,怎么去,怎么走,住宿,景點景區
午飯后,我們等不及休息一下,就迫不及待地尋訪下一個目的地——興望農業觀光園。雖然從小出生在農村,但我對這個現代化的農業觀光園還是充滿期待。不出所料,走進興望農業休閑文化園,便給人別樣的感覺。園內既有蘇州園林特色的樓臺亭榭、滿目翠竹,又有江南情調的小橋流水、荷葉滿塘、楊柳依依;既有鄉村度假小木屋、臨水垂釣平臺,又有一些“奇形怪狀”的裝飾及獨具匠心、新奇有趣的去處。雖然已經在悶熱的天氣里行走了一個上午,但漫步在園區寬青板石鋪面的林蔭道上,還是感覺到拂面的景致和鄉間的寧靜之美。
豬文化館如果說你已經沉醉和流連于鄉村風情之中,那獨具特色的生豬文化館和小豬運動會定能讓你再次欣喜。作為全國目前唯一的豬文化館,收藏從全國各地收集藏品700多件,從“養豬淵源”、“事豬人文”、“寶豬妙用”和“業豬勝景”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我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產生的優秀的豬文化。同時館內還精選了育齡母豬、仔豬等數十頭優良豬種,分隔圈養在特地設計布置的展室里供游客觀賞,透過封閉的通欄玻璃窗,游客能夠近距離目睹現代化養豬和各種豬的千姿百態。如果你還受不了豬的氣味,那么,妙趣橫生的小豬賽跑、小豬跳水、小豬游泳等娛樂活動,一定會讓你笑得合不攏嘴,忘卻一切。
發現之旅的最后一站是白塔村。初聽其名,以為村內定有一座白塔高聳云天,然而直至尋訪結束也未曾看到。原來,白塔村內并無塔,而是因座落于白塔山下而得名。雖然沒有看到心目中的“白塔”有點小小的失落之感,但白塔村整潔的村容、如畫的風景、純樸的民風留給我深刻的印象,絕對是此次采風活動的一大亮點。進入村口,一泓三面環山的湖水深情含笑,湖邊的牽稼園游客接待中心已經建成,不日將正式開門笑迎四面八方來的游客。沿著白塔山下蜿蜒的瀝青路向村莊進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白墻黑瓦的墻垛,在路邊香樟樹的掩映下,墻垛顯得格外醒目,也充分彰顯出江南的獨特風韻。或許是由于陌生人的到來,村莊內不時會傳出犬吠聲,那是狗兒忠誠地守候著主人家的庭院;抑或是午休時分,村莊里并未遇見幾位村民,倒是村民家漂亮的小樓和房前屋后那掛滿枝頭的青棗、柿子、梨,以及說不出名稱的各式花木,讓我們充分感受到農家的閑適與富足。
有客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熱情好客的村民拿起竹桿,敲下枝頭的青棗,請我們品嘗。顧不上用水沖洗,揀起掉落在地上的新鮮青棗,塞到嘴里,頓時滿口生津,清洌甘甜,垂涎的眼神還不時地打量著枝頭,著實有一種登上枝頭一次吃個飽的沖動。回味著青棗的香甜,我們開始登山。順著蜿蜒的山路,很快便到達建在半山腰的涼亭,小憩片刻,坐賞滿坡茶樹碧綠,任清風拂面;極目山下,整個村莊盡收眼底,白墻紅頂似一顆顆明珠相嵌在一片綠毯之上,美麗奪目,不禁感慨:白塔村不愧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白塔村白塔村的美不止于她的整潔淳樸,其文化底蘊十分豐厚,她既是“中國革命戲劇拓荒者”、“革命電影事業奠基人”——著名劇作家于伶的家鄉,也是星云法師祖庭白塔寺院所在地,可謂歷史文化遺跡眾多。面對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白塔人圍繞“于伶”品牌,把陶都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放在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保護和開發上,傳承歷史文脈,彰顯村莊特色,相繼建成了與周邊環境和諧融為一體、風格古樸的于伶文化廣場、于伶圖書館、于伶詩詞書法長廊等一批文化景點,實現了讓村民不出家門看景點、品文化、享生活;白塔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點亮了“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明燈”,演繹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幸福“現代劇”……(圖文:@蘇農有圖)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