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的風俗習慣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游客到夏威夷群島匆匆一瞥,看到的夏威夷風俗習慣其實很表面。
近百年來,夏威夷因為風景秀麗成為世界上聞名的旅游勝地,整個黃金海岸線威基基海灘地區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度假。其實游客在那里遇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和他本人一樣,是從世界各地來的。在游客地區,所有的服務業都圍繞著游客服務,從白天的觀光到晚上的草裙舞,職業服務人員為了制造友好的氣氛,增強游客之間的凝聚力,開場白常常是教游客一些夏威夷的招呼語,如"你好,謝謝,再見",諸如此類。"阿嘍哈"是夏威夷土語的招呼語,包括中國人語言中的"你好""謝謝""再見"的意思,游客很樂意學,樂意練,而且樂意帶回母國傳授給親人朋友。久而久之,在威基基生活區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生活習慣,就是人和人見了面,不管認識和不認識,見了面就是一聲"阿嘍哈"。市場調查結果顯示,到過夏威夷的游客十有八九以為夏威夷人的習慣就是見人就喊"阿嘍哈"。連得我這個在夏威夷本地生活了十五年的人,跑到其他國家去,在那里見到來過夏威夷的人,他們見我面的第一個歡迎詞就是"阿嘍哈"!
其實,現代的夏威夷風俗習慣已經融入了世界各地民族的風俗習慣了。比如你到夏威夷人家里作客,首先要脫鞋子才能進去,這個習慣其實是從日本人那里搬來的。再說穿西裝,在夏威夷只有在參加婚禮、上法庭和參加葬禮的時候才穿,這習慣是夏威夷土風與西方習慣的一個折中的混和,因為夏威夷天氣很熱,根本穿不了西服,但偶爾一穿,表示尊敬與隆重。學生畢業典禮,結婚、生日等,最常見的禮品是用鮮花編成的花環;有客從遠方來,或要送親人出遠門,送花環可以表示愛情和關懷……送花環才是夏威夷真正的古風。
如果想要真正地了解夏威夷的風俗習慣,就必須了解夏威夷在白人文明進入之前的習俗,即夏威夷卡普制度時期的風俗習慣。卡普制度是在1820年左右消亡的.
舊時的夏威夷,社會等級森嚴。卡普制度劃分人的等級和規定男尊女卑。社會等級最高的是酋長和牧師,最低的是奴隸,中間的是平民。卡普制度規定不同等級的人在什么地方捕魚打獵,在什么地方種田收獲,在什么海灘游泳嬉戲,吃什么樣的東西,怎么樣穿戴,違者就是死罪。夏威夷人相信神靈、相信宿命,他們認為神的能力大小由排在神的家族中的輩份和年齡而定,因而人的地位高低也由家族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人在家族中的輩份和年齡而定。輩份越高年齡越長者資格越老。夏威夷人認為有生命的東西就有"麻捺"(MANA),麻捺是從遠祖和神靈那里得到的神氣和靈氣。夏威夷人認為人死后魂靈不滅,祖宗的魂靈常常會回來保佑自己的后代子孫。只是普通人的麻捺很少,不象酋長那樣能時刻從天上的神那里拿來。為了保護自己的麻捺,人們很忌諱自己貼身的衣服給其他人用。
在土著生活區,有時會聽到夏威夷土著人吵架時這樣的咒罵:你祖上的脖子上是系過葫蘆的。葫蘆對中國人來說有點象中東人的"魔瓶",和長壽、神力連在一起的,所以如果你是中國人,你根本不會想到這是夏威夷人認為最最惡毒的罵人話了。夏威夷一百多年前還在使用奴隸,夏威夷的奴隸也許是世界上最悲慘的奴隸了。這些人生下來就是酋長的私人財產,和雞狗豬沒有兩樣,人們稱奴隸為"臟東西",奴隸的額頭上常有如下圖騰記號:半月形、三角形或點點。需要用人祭的祭祀神的節日來臨的時候,酋長的手下就會來到奴隸生活的地方,將用來做人祭的奴隸抓來放在籠子里,在他的脖子上系一個葫蘆。
游客來到夏威夷常常會去參觀"玻理尼西亞文化中心",去了之后對夏威夷過去的男尊女卑制度驚訝不止。特別是在男女平等問題上享有相當權力的上海來的婦女,非常慶幸自己沒有在一百年前投胎到夏威夷去做女人。夏威夷人曾經認為男人和女人是對立的,男人是光,女人是黑暗;男人是堅強,女人是虛弱;男人是純潔,女人是邪惡;男人是善,女人是惡。在這種觀念的社會里,女人受很多限制,如不允許和男人同桌吃飯,不許吃椰子和香蕉、不許吃烤豬肉和海龜肉,例假在身的女人有穢氣,讓男人碰見了要倒霉等。更有甚者,男人和女人是不能同床共枕的,被寵幸的女人可以在男人的床旁鋪個地板床。
這樣的歷史觀念形成了夏威夷很多獨特的社會習慣,比如,造船、做漁網,耕田,這些都不是女人的事,女人也不允許出現在這種場合,他們認為女人碰過的船會翻,女人碰過的漁網抓不到魚,甚至女人到田里去禾苗都不會長。女人的事就是生孩子,用樹皮做衣服、做墻紙,和用樹葉編籃子鞋子帽子和墊子。
直到現在,很多傳統的夏威夷人還是認為,枕頭是不可以用腳踩、也不可以坐的。男人出海打魚,家里人不可以問他上哪里,也不可以在男人離家期間招待客人,下海的人不可以帶隨行香蕉,否則就會倒霉。
作者作為女人,又生活在夏威夷,真的是非常慶幸以上這些習俗隨著基督教義的傳播到了1820左右都已經沒有了。但盡管這樣,歷史的痕跡偶爾也會在后代中顯現,本人也有所經歷。以下這些生活的習俗,在某些土著居民區偶爾還會碰到,如果你來夏威夷,入境問俗,說不定能派上用場。
夏威夷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