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是個富裕的國家,震驚世界的十大名建筑,奢侈的黃金市場,各類豪華世界名跑車……于是不少中國女人蠢蠢欲動嫁入富國。從小接受中國教育的東方女孩能適應阿拉伯國家的生活嗎?一下是兩位嫁入……,中國旅游攻略,中國游記攻略,中國好玩嗎,中國在哪里,中國有什么好玩的,中國怎么去,中國怎么走,中國住宿,中國景點景區

問題:提問:心痛的感覺
迪拜的風俗很不一樣,中國女人能適應那邊生活嗎?
回答:回答:格雷mast
迪拜是個富裕的國家,震驚世界的十大名建筑,奢侈的黃金市場,各類豪華世界名跑車……于是不少中國女人蠢蠢欲動嫁入富國。從小接受中國教育的東方女孩能適應阿拉伯國家的生活嗎?一下是兩位嫁入迪拜的中國女人的講述……
在入住外界看來頗為神秘的迪拜當地清一色乳黃色的二層宅第后,現實生活與理想就像十字路口,完全交叉而行了。原來的雄心壯志,信誓旦旦,到了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地兒,就全化成了透明的泡泡。
倒也不是舊社會似的習俗束縛或家人的不允,而是這個鳥不拉屎、清晨雞鳴的地方實在距繁華都市太遠了,烈日徒步到最近的地鐵站或是在烤曬與行注目禮中等候出租車的勇氣也不是任何人都有的,何況這也是當地人不恥的事,“我”有這豪氣,也怕掃了婆家的顏面。
當初那個夸口拿下這嚼人舌頭的ARABIC的人,現在滿眼接觸的都是阿拉伯人,整天卻似帕金森病患者,重復著搖頭的腦殘動作,這累人不必說,精神折磨更讓人難受,原本那個驕傲的、口若旋河的人成了實足啞巴,就連目不識丁的婆婆都比“我”強,汗言。
盼著接受再教育的機會也因為生兒育女的大事給耽擱下來。這樣過著外人看似悠閑的生活,只有俺親爹媽不羨慕——這完全是浪費人生呀。呵,人活著就要折騰,這樣才能健康長壽。這是老人家對“我”這年輕晚輩的諄諄教誨,敢情“我”在他們眼里完全進入養老的生活狀態了。
解決問題還要從老公抓起,他在國外待久了,老一輩的傳統文化也沒完全滲透骨髓,對他一翻洗腦后,“我”也做起了力所能及的老本行,與原來的社會關系接上頭,這生活質量就大大提高了,嘴皮子可以上下自由翻動自不必說了,成就感,歸屬感,認同感,反正什么好的感覺都一涌而來,終于喜歡上這里的生活了,當然,幸福生活還是要靠自己去爭取的,來得容易的往往也流逝的快,只有自己掌控生活了,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尊重與理解,這是“我”對生活在海外的姐妹的切身建議。
精神生活充實了,也慢慢習慣、喜歡上了阿拉伯社會祖傳下來傳統習俗。日復一日的生活,孩子更快的融入當地的生活,并將之作為他們今后往事追憶的主要內容,而“我”唯一努力做的,就是讓他們還記得國內久久傳唱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也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私得說,也不是標榜“我”的愛國心,但人最終的歸屬感,有多半來自童年的回憶,“我”會傳承,也希望“我”的孩子們能體會。
說到這阿拉伯社會傳統之一,不可不提當地的齋月習俗了,著著實實的守完齋月,對人生會有新的體驗,自不必從健康角度夸,僅從人的精神歷練與洗滌,就是好處多多了。大家這段時間都會追悔自己一年來犯的錯誤,摒棄劣的行為與思想,善待家小,就連平時工作繁忙的老公,也抽出大量時間,陪“我”們無休止的逛街,海邊度假。
這個時期,是孩子與女人們的黃金假期,孩子有無限止的玩耍,女人們自有買不完的一降再降的品牌貨?;氐街攸c,阿拉伯家庭的齋月,還是婆婆手把手教會“我”的,當然,“我”不擅也不喜歡這繁瑣的阿拉伯菜系,這個中國胃是如假包換的,所以,過了齋月,“我”的廚藝只是理論上有所長進,實際還得自己不時的煮上幾個中國菜加餐。倒是“我”這幾個小兒科的中國菜,讓外國婆婆好奇的每回都來品試,然后是一臉鄂然……
老人家對“我”的中國生活是好奇滿滿,總在過問,什么時候回國探親呀,言下之意,要同行呀,這可驚出“我”一身冷汗,一幫黑袍現身江南,第二天頭條肯定就是外星人造訪了。當地女人從外表看總是神秘漠測,主要還是依“我”們中國人觀念,考量一個人的好與壞,從對方表情,眼神去觀察,但這些方法無法用到傳統阿拉伯女性身上,當然,如今迪拜出現很多半縷發絲或臉頰外露的,多半就是外族者了,至少“我”們家族女性都是上下一團黑的,婆婆這個年代的女性,更是里三層外三層的黑,臉上再來個金面罩,強光射來,反光效果顯著,你想偷窺就讓你眼睛冒金星去。
當你融入這樣的社會群體,自個兒不把自己整得黑人一個,都會覺“我”就是外星人,況且伊斯蘭教教義對女性著裝就有嚴謹的規范要求,這不僅是考驗你的人生態度,也是你對生活在這個復雜的移民社會的自“我”保護。
另一個中國女人的獨白:自從“我”簽下那張“賣身契”,這個阿拉伯男人把護照、房產證、結婚證、孩子出生證明、戶口本、學歷證等等全部收到一個專屬的公文包,因為他娶了個沒法讓他有安全感的中國女人。
穿衣服從此有了規定
結婚后,和大多數嫁穆斯林的中國女性一樣,就這么入了教。先從穿衣做起,就算不被要求立馬戴上頭巾,至少你所有的短裙、熱褲就全扔了,這輩子你是沒機會再穿!家庭的穩定團結靠這個,社會的和諧共處也靠這個!
被動放棄和一切男性單獨相處的機會
男女授受不親在阿拉伯得以完美體現。這里不但廁所分男女,連銀行交費都排男隊和女隊;女人去餐廳有“家庭區”;女人坐公交一定只能在前半截車箱,哪怕你邊上都是空坐,哪怕后半截車箱里男人們擠得頭破血流,他們就是不可以越雷池半步;參加婚禮都分女性專場、男性專場或男女混合場;游泳池有專門供女性的開放日;公園有專門的家庭日;從小學起男生女生就分開學習……
別說是陌生人了,就是家里的親戚,除了自己的老公、親爸、親兒子、親兄弟、親公公外,其他的一律不可以單獨相處。
平時老公不在家,如果有個陌生人敲門,門砸爛了女人也是不會去開的,對著門外的大叫一聲:“家里沒人!”可不是嘛,其實她想說:“家里沒男人!”
嫁過去后就是迪拜男人的私有物品
自從簽下那張“賣身契”,中國女人就不是自己的了,就是迪拜男人的!出門要先通知,干什么都要先批準,和誰當朋友要他先過目。
老公和所有的阿拉伯男人一樣,把老婆看成是他的私有物品,神圣不可侵犯。走在街上,如果哪個男人多看“我”兩眼,他一定捏緊拳頭沖過去對著他吼:“看什么看!這是“我”太太!”
孩子拿著外國護照說中文
誰不說中文是將來的國際通用語?可孩子們到學校會被純阿拉伯小孩子笑話:“你是中國人!”這小屁孩不懂事“我”可以忍,可有些大人也不懂事兒,看到中國女人與迪拜男人生的孩子總要評頭論足一番。
雖然孩子沒有上過正式的中文學校,可不管怎么說,中文必須是他們的第二語言,哪怕不會寫,也一定要做個能說會唱的文盲。
徹底顛覆飲食習慣,吃個中餐像打仗
生活在阿拉伯,雖然這兒中餐廳也不少,但主要還是以阿拉伯菜為主了。在這里“我”(中國女人)認識了一群像“我”一樣嫁了老外的中國女人,于是約好每周一起上中餐館大吃一頓。
每每那一天,““我””一定早飯不吃直接赴宴,一群人坐下先不嘮家常低頭猛吃,生怕吃慢了過一會兒就沒有了。后來““我””發現,只要“我”是在吃中餐,就一定目無旁人,全力以赴,就擔心對不起中華幾千年的飲食文化,給老祖宗丟了臉。
生活習慣跟著宗教而改變
畢竟是后來加入的穆斯林,“我”不能像大多數天生的穆斯林一樣養成良好的宗教生活習慣。為此,老公很是頭痛,光是一天五次的禮拜,他就再三要求、叮囑、甚至命令“我”去完成。
阿拉伯人吃飯前要感謝主,飯后還要再感謝一番;掙到錢是主給的,丟了錢是主安排的;哪怕生個孩子天生殘疾,他們都可以坦然面對。有信仰的好處就是隨遇而安,不急不躁。大多數的阿拉伯家庭沒有憂患意識、沒有存款、沒有房產。
最怕過年過節
作為一個外嫁女,最怕就是過年過節,中國的節日“我”是過不成了,到了外國的節日就更沒法過了。你要跟著他們傻樂,要融入這個大環境,他們那叫一個高興呀,親戚來了一撥又一撥呀,除了跟著陪笑臉,還要記得端茶送水、服務周到,往往一天下來忙得腰酸背痛,卻連這個什么節的由來還沒搞明白呢。聽他們嘮著家常,常常是沒頭沒腦,一句話都插不上。
中文功底全部作廢,語言能力越來越差
好歹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以前沒事還常常幫別人寫個情書、泡個妞,秋高氣爽時還能張口來兩句詩,現在呢?沖著“我”那中文水平永遠停留在日常用語的洋老公,這一切全都是對牛彈琴。
平時天天說“倒杯水,倒杯水”,有一天改口說了句“遞杯水給“我”?!卑讶思壹m結了半天,好像這“倒”出來是水,“遞”過來的就不是水一樣。于是花了半天自己先搞明白,再好好傳授于他,累得“我”直罵自己,好好的水“倒”就是了,為什么今天非要“遞”了呢?
“我”成了國人眼里的生娃機器
一聽“我”有五個娃兒,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我”的天呀!可不是嘛,中國還實行著計劃生育,一般家庭哪有五個孩子呀??稍诎⒗患沂畟€孩子都沒什么了不起。
阿拉伯到處都是小孩子,那里的設施都考慮到孩子而去設計。不像在國內,小區里除了老人就是狗,孩子卻少得可憐。有些人說“我”就是個被老外利用的生子機器?!拔摇毕胝f,““我”們這里,家家都努力多生幾個孩子,沒人有空去養狗?!?/p>
“我”是半天的“闊太”,半天的“十三點”
自從當了全職主婦,“我”的生活全都是以小家為中心,每天早上為了叫家里的少爺們去上學,“我”起得比上班族還早。等孩子去了學校“我”要采購、做飯、整理家務……
在迪拜,不管你是中國女人還是阿拉伯女人,結婚后,大多都會成為像“我”這樣的全職太太。于是,每每“我”出門都會約上幾個和“我”一樣的全職太太,大家喝咖啡、聊天、罵老公、逛街、買東西、開小灶……
但一到下午學校放學前,一個個立馬拿包走人,接孩子的接孩子,回家做飯的做飯。多少迪拜主婦們莫不如此:上午,拿著老公的血汗錢,揮霍在各大商場、超市、打折店。下午“我”們老老實實在家相夫教子,“我”們是司機、家教、保姆、廚師……忙得活像個“十三點”!
貴重物品歸他管
自從結婚后,老公就把“我”們的護照、房產證、結婚證、孩子的出生證明、戶口本、學歷證明等等全部收到一個專屬的公文包,天天帶著上下班!因為他娶了個中國女人,一個讓他沒法有安全感的中國女人?!拔摇闭f:“你天天拿著這些重不重,萬一丟了怎么辦?”
他說:““我”不天天守著這些才擔心呢,哪天回來老婆沒了,孩子不見了,人去樓也空,“我”這大半輩子不傻忙活了?”
“我”和職場說“永別”
說阿拉伯人男權,主要體現在不讓女人去工作。他不讓“我”工作,寧可自己再累再苦也不讓“我”拋頭露面,到職場上被別人使東喚西。你是“我”的,你只能為“我”一個人工作!你是這個家的女主人,你的工作地點只能在家里,你可以洗碗洗到手脫皮,卻不能幫別人打一個字;你應該天天做好吃的飯菜給“我”們,卻不能到辦公室去泡一杯茶。
不管你的專業多么的難、多么的高深、你當時是多么的努力用功,結婚后,你的專業就是相夫教子。[來自BWCHINESE中文網]
迪拜旅游報價
(文章來源于網絡收集而來,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